平分春色,诗韵悠长——二十四节气小课堂

发布时间:2025-03-27 | 显示可打印版本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今日春分,昼夜均而寒暑平。柳枝抽新芽,燕归衔春泥,雷声隐隐,电光初现,大自然奏响生机勃勃的序曲。作为春天的“中点”,春分不仅承载着农耕智慧,更在诗词中留下千年风雅。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分的诗意世界,感受古人对这一节气的深情吟咏。

古人以“三候”描摹春分物候,每一候皆是诗意的注脚:


  • 一候玄鸟至:南燕北归,如杜甫笔下“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衔来春的信笺。

  • 二候雷乃发声:春雷乍动,恰似白居易“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唤醒沉睡的万物。

  • 三候始电:电光初现,仿若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为春色添一抹灵动。

春分时节,诗人总爱以笔墨定格春光。这些诗句穿越时空,至今仍令人心动:


《春分日》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裴回月,晴天断续云。


寥寥数语,勾勒出春分日天地均衡之美:原野碧绿如染,晴空云卷云舒,月色与日光平分昼夜,静谧中蕴藏生机。


《阮郎归·春分》

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雨后初晴,百花竞放,欧阳修笔下的春分是明艳的、喧闹的。一“争”字,道尽春日的蓬勃朝气。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春分阴阳相半,诗人以“雨”“雷”“电”点出节气特征,更暗含天人合一的哲思,耐人寻味。


小互动:你还知道哪些与春分相关的诗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除了诗意,春分亦是民俗的盛宴:

竖蛋迎春:四千年前的古人为庆祝昼夜平衡,发明“春分竖蛋”,祈愿一年顺遂。

踏青放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人借风筝放飞晦气,迎接好运。

食野尝新:南方食春菜、北方嚼萝卜,寓意家宅平安,身体康健。

饮食:宜食韭菜、香椿等时令蔬菜,少食寒凉,以平补肝气。

起居:早睡早起,散步、太极舒缓身心,谨记“春捂”防寒。

心境:保持平和,忌急躁,与春日升发之气相应。

伊朗诺鲁孜节:春分是波斯新年,人们以鲜花、歌舞庆祝万物新生。


春分跨越地域,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符号。


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春分作为其中一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邃智慧。今日,我们吟咏古诗、体验习俗,不仅为感受节气之美,更是在延续一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基因。


下期预告
下一期“节气小课堂”,我们将走进“清明”,品读“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哀婉与新生。敬请期待!

关注我们,与中山实验学校一起,解锁更多节气奥秘!





扫码关注公众号








撰稿|六年五班师生

排版|张莹莹

图片|张莹莹

审核|张月荣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今日春分,昼夜均而寒暑平。柳枝抽新芽,燕归衔春泥,雷声隐隐,电光初现,大自然奏响生机勃勃的序曲。作为春天的“中点”,春分不仅承载着农耕智慧,更在诗词中留下千年风雅。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分的诗意世界,感受古人对这一节气的深情吟咏。

古人以“三候”描摹春分物候,每一候皆是诗意的注脚:


  • 一候玄鸟至:南燕北归,如杜甫笔下“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衔来春的信笺。

  • 二候雷乃发声:春雷乍动,恰似白居易“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唤醒沉睡的万物。

  • 三候始电:电光初现,仿若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为春色添一抹灵动。

春分时节,诗人总爱以笔墨定格春光。这些诗句穿越时空,至今仍令人心动:


《春分日》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裴回月,晴天断续云。


寥寥数语,勾勒出春分日天地均衡之美:原野碧绿如染,晴空云卷云舒,月色与日光平分昼夜,静谧中蕴藏生机。


《阮郎归·春分》

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雨后初晴,百花竞放,欧阳修笔下的春分是明艳的、喧闹的。一“争”字,道尽春日的蓬勃朝气。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春分阴阳相半,诗人以“雨”“雷”“电”点出节气特征,更暗含天人合一的哲思,耐人寻味。


小互动:你还知道哪些与春分相关的诗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除了诗意,春分亦是民俗的盛宴:

竖蛋迎春:四千年前的古人为庆祝昼夜平衡,发明“春分竖蛋”,祈愿一年顺遂。

踏青放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人借风筝放飞晦气,迎接好运。

食野尝新:南方食春菜、北方嚼萝卜,寓意家宅平安,身体康健。

饮食:宜食韭菜、香椿等时令蔬菜,少食寒凉,以平补肝气。

起居:早睡早起,散步、太极舒缓身心,谨记“春捂”防寒。

心境:保持平和,忌急躁,与春日升发之气相应。

伊朗诺鲁孜节:春分是波斯新年,人们以鲜花、歌舞庆祝万物新生。


春分跨越地域,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符号。


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春分作为其中一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邃智慧。今日,我们吟咏古诗、体验习俗,不仅为感受节气之美,更是在延续一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基因。


下期预告
下一期“节气小课堂”,我们将走进“清明”,品读“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哀婉与新生。敬请期待!

关注我们,与中山实验学校一起,解锁更多节气奥秘!





扫码关注公众号








撰稿|六年五班师生

排版|张莹莹

图片|张莹莹

审核|张月荣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四区9号 电话:010-84819308 010-84819307
版权所有:东方剑桥教育集团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 ©198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