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北京市中山实验学校报告厅内,200余名学生家长齐聚“智慧家长课堂”。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易莉教授,以《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题,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校长致辞
构建科学家校共同体
01
李辉校长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我们与北京大学深度合作,引入顶尖教育资源,正是为了打破传统经验式育儿的局限。”“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种。今天的讲座,是学校推动科学育儿的第一步。”

李辉校长现场致辞
讲座现场
从理论到实践的思想碰撞
02
易莉教授以鲜活案例切入,引发家长深度共鸣。
从引导学生写论文的过程到日常育儿的亲身体悟,从皮亚杰“尊重孩子的探索”到维果斯基的“脚手架”理论… 易莉教授以深入浅出、幽默有趣的分享方式,巧妙地将理论和实例结合,瞬间拉近了和家长们的距离,现场欢笑声不断,氛围十分热烈。





易莉教授在讲座现场输出了很多启发性内容,“家长投入过度,教育便偏离其本质轨道。”“抗压能力需梯度训练,就像弹簧适度拉伸才能更强韧。”“要做支持型家长,帮助孩子养成成长性思维”…… 家长们听得入神,非常认真地记录关键内容。

易莉教授讲座现场
互动实录
直击家庭教育痛点
03
现场两位家长都提到“游戏”问题,孩子沉迷游戏,强制禁止又引来孩子的抗议。易莉教授建议通过物理手段限制,约法三章,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通过安装管控软件等方法协助孩子改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定要拒绝奖赏逻辑,“若将游戏作为作业奖励,只会强化其吸引力”现场很多家长表示赞同。



家长互动提问
有位二胎宝妈很苦恼地提出如何化解“偏爱焦虑”,似乎在家里,只能“绝对平等”。易莉教授指出,其实在夸奖过程中,可以更注重“共情表达”,例如:“你像哥哥一样细心”替代单方面夸奖。其次可以采用正向引导,例如用“我相信你能和妹妹一样准时”激励行为,而非对比批评。

易莉教授与家长互动
讲座的最后,李辉校长代表学校感谢了易莉教授带来的精彩分享。并总结:“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修行。当我们放下‘完美家长’的执念,孩子才能长出征服未来的翅膀。”

李辉校长发表总结讲话

易莉教授与学校、集团领导合影留念
问卷反馈
与未来展望
04
讲座结束后,学校收集了家长们对此次活动的反馈和收获。结果显示,83%的家长认为讲座中强调的“保护兴趣”是他们最大的收获。一位家长在讲座收获中写道:“原来夸‘努力’比夸‘聪明’更能让孩子走远。”
学校将持续推出系列讲座,助力构建科学育儿新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