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微教研纪实

发布时间:2018-11-20 | 显示可打印版本

数学组——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交流

新学期,中山微教研火热开论啦!以下为数学组315日微教研纪实:

微教研主题:教师如何有针对性的辅导

主题说明:对学生的辅导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什么样的学生需要辅导,如何把握辅导的时机,用怎样的辅导手段都是需要仔细琢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数学组的老师们也都有自己的见解:

陈冬梅老师说:后进生需要有效辅导。老师必须在把新课知识抓好的基础上,同时给他补旧知识,即随着新课的进行给他补习。用这个知识了,但是他不会,就得先补这个知识。如果学生错误的类型一样,可以进行群体辅导。但如果是个别性的错误,必须单独个体辅导。如果发现作业中有十分之一的孩子有错,就必须全班讲,个别的就面批。对于后进生就一定是面批辅导,天天如此。

王建红老师说:对优生的辅导,我们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加深知识的难度,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优生学的更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中间”学生的辅导,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使他们转变为优生;学困生并不是绝对的差生,只要我们不放弃他们,抓住问题的关键,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歧视、不冷漠,不让他们“混”下去,对他们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给机会让学生慢慢去改正,一旦他们觉醒,引导他们上进,成绩是可喜的,我们就能看见“奇迹”。另外,面对不同的辅导对象,要确定适合的辅导材料,合理把握辅导的时机,采取有效的辅导手段,才能做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辅导才会收到实效,辅导才能大功告成!

郭桂玲老师说:每完成一个单元学习,都应该让学生总结一下这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会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能力。作业的设置也可采用弹性作业的方式。优秀生简单的作业可以不做;后进生则是难的不做,作业量有时可以适当减少,建立他们的信心。总之,我认为先是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更加合理地安排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的时间;其次,除了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更加耐心之外,更需要的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作业批改等了解学生的不足和需求。最后,对学生的辅导一定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总而言之,搞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时间材料上的充分准备;二是对辅导材料的充分了解;三是对辅导对象的充分把握,缺一不可。

孙婉妍老师说:对于后进生,除了辅导外,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在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好了,各方面都将有明显的进步。另外,老师给予后进生的关注和爱是最重要的。

刘莹老师说:

一、辅导后进生,一定要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比如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作业不能太难,数量也不能过多,只要做对就应该及时表扬他。平日在家可以让孩子坚持每日口算练习,这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二、优秀生的辅导,更多的可以是引导。让孩子提前进行预习,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上课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听老师讲课。

三、对于中间生,可以要求他们建立错题集,把平时做过的错题积累起来,做两遍,才能更加夯实知识。

张丹老师:对于漏洞很多的学生,就得从最基础的补起。包括口算、笔算,应用题以及基础概念。辅导对于后进生来说的确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除了辅导外,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好了,各方面都将有明显的进步。

赵玉静老师说:针对不同成绩的学生,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成绩优秀,上课积极,作业认真!这样的学生!我会给他们一些适当的拔高指导!适当拓展知识面!还有一些优秀生,可能因为成绩优秀,出现骄傲自满,这就需要我们给一些心理辅导!从而使他们全面发展!

二、中等的学生,他们能完成作业,能做到上课听讲,但他们的学习是我们给的,被动的!所以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隔段时间就要提醒、点拨和引导!

三、学困生,也是我们需要辅导最多的,我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是上课的提醒和课下辅导!例如:上课走神时,我会叫她回答问题!我会问她听明白了吗?我把答案写黑板上,会多问问她,跟上没,写完没!落下的练习,我会找时间单独给她再讲一讲!我也会及时和家长联系!会给家长发微信:“我今天讲的内容,她掌握的不够好,放学回去后您可以再给她出几道题!巩固一下!”

李卓红老师说:辅导领悟能力强的孩子,需要给他们设计很多提高性的知识和问题,让他们觉得有挑战性,有意思,他们喜欢不断的尝试,勇于挑战自我;而针对后进生,首先要给予他鼓励,让他有学好的信心,涉及一些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打牢的前提下再开展有挑战性的问题,知识要环环相扣,深入浅出,使孩子举一反三,有兴趣的学习。

霍莹老师说:在辅导学困生方面,除了在各个方面多多提醒学生,多跟家长沟通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简单跟家长沟通学习了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那些地方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老师和家长更好的配合,可以给学生更具体详细的辅导!

李秀芳老师说:

1、课堂上的辅导,特别是程度较弱的孩子,首先给他树立自信心。老师抛出去的问题要简单,给孩子机会,让其知道自己不是差生。孩子答对问题时,要特别表扬,让他相信只要上课努力听讲,一切都很简单,他也是最棒的!

2、课后辅导,对于学困生课后辅导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些孩子往往对知识只有一知半解,由于知识的缺乏,这些孩子上课听不懂,所以就需要老师课后对孩子的精心讲解,在孩子理解知识的情况下,孩子慢慢就会跟上大家的步伐。

3、老师用了种种办法,还是有一些学生不能很好的跟上教学的进度,就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要对孩子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还需要老师耐心给家长讲解有效指导孩子的方法。

姚贺祥老师说:对于学困生,首先要增强他们的信心,加强基础知识辅导,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辅导,找出原因,耐心指导。随时解决他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学会。学困生辅导一定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只有从头到尾不放松,学生才能进步。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出现理想的学习效果。

周丽芬老师说: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要根据学生平时听课、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等情况,再结合平时考试成绩情况,找出学困生成绩差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这就需要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精编习题,习题设计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和疑点,面向大多数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困生的辅导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根本的就是要有耐心,心平气和,看到他们的长处和进步要适当的激励评价,这样对学困生的教育辅导才有显著效果。

黄静老师说: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数学学习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学生就真的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

刘晓松老师说:对一些基础较好、思维较敏捷、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帮助他们设立相对较高的学习目标,使之更上一层楼。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老师可以帮助他们订一个切实可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他们达到了目标,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就感。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加强书写的规范。一步一个脚印的达到自己的目标。

高旭妹老师说:可能部分学生本身对学习是没有什么兴趣可言的,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他们愿意去学数学。所以在辅导时,必须要注意不要对他们提出过于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练习时,把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的习题可以先去掉,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一步一步来达到课本上的教学要求。只要学生自己觉得对数学有把握了,我们才能一点点激起他们心中的兴趣。另外课堂上多给这部分学生创造机会。启发他们动脑筋思考,给予成功的期待,不轻易否定或指责,一旦他们回答正确或部分正确,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对自己的信任。如果他们失败了,也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失望,而是要告诉他们,这次错了,只要认真学,下次肯定不会错。

朱自荣老师说:

1、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更加合理的安排集中授课和个别辅导时间。

2、除了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更加耐心之外,更需要的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作业批改等了解学生的不足和需求。

3、对优秀生的辅导也不可忽视,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扩展。

庾晓兰老师说:对学生的辅导不只在学习上,生活和心理想法也需要老师去用心对待。对待优秀生,我更多时候是让他们自己练习,适当引导,出些难题,拓宽知识面!开展“帮扶工作”,使同学们认识到: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在安排座位时,我也尽量让好学生和后进生坐同桌,帮助后进生。我还经常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同家长联系时,要避免只说缺点、不说优点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把孩子说一顿。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多鼓励,指导,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

炊雪敏老师说:面对知识掌握情况不同,上课专心程度不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的孩子,辅导也不能用统一的方法。优等生辅导可以让他们自己当小老师给大家上课,老师补充。不仅树立了他们自己的自信心,也对新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对于后进生,就需要了解孩子哪方面掌握不好。例如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就是计算方面特别好,但是到了稍微需要理解的题目就错的特别多,孩子的理解能力与空间想象力不是特别好,所以对于理解类题目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多提问这几个孩子,课下也会让这几个孩子找机会给其他孩子讲解此类题目,在错中进步,对所学知识掌握逐步牢固。也需要和家长经常交流,互相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家长对孩子的辅导也比较有针对性。

赵明月老师说: 学前班的孩子们比较小,学的知识也很简单,不像高年级那样需要很多基础知识做支撑。所以,对于学困生,除了辅导课堂知识外,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是课堂上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

崔丽老师说: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思维状态,作为教师,要正视他们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1、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2、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的教育。3、生动课堂,调动学习积极性。4、多管齐下,共同营造健康氛围。总之,对待学生不能千篇一律,而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龙飞老师说: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温故而知新”等。其次还应合理安排辅导时间,并不是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辅导时间不宜过长,应让他们感到轻松,而不是厌烦。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不要把学困生当作“朽木不可雕”,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其学习斗志。

李小燕老师说:在班级中总会有听得认真和不认真,接受快和慢之分,当然也有不乐学和乐学之分, 这样就导致学生们的成绩差异很大。老师想个个解决就会很难,我们可以让优等生去辅导那些比较差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自己当小老师给大家上课,老师补充。而对于没学好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仅是又一次学习老师讲过的知识,这也更好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也可以争做下一次的小老师!另外,老师要及时和家长沟通,统一方法,鼓励孩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使孩子去自主和快乐的学习!

孙海燕老师说:我们常说教育学生要“抓两头,带中间”。“两头”指的是优秀生和后进生。优秀生应该说是引导多过于辅导,而后进生则需要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辅导和交流。

我们还可以让优秀生在思维训练课上做小老师,这样不仅锻炼他们的口才和胆子,更能培养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同时学生们也十分喜欢这种自我讲述的方式。

李芯蕊老师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眼神、手势、语言流露出对“学困生”的肯定,还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知道教师在深切地期待着他们的成功,让他们把教师的期待化作巨大的动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闫丹老师说:一般情况下,一节数学课讲完,我都会问孩子们学会了没有,然后出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考察他们。简单的题,学困生如果还不会,我会让他自己去选小老师教他,之后我再考察他掌握的情况。对于中等和优秀生,我会出相对难一些的题考察他们,如果做错了,也让他们自己选择老师去教他(选老师或小老师),如果小老师解决不了的话,我会再统一给他们讲解一遍,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本次微教研小结:

面对不同的辅导对象,要确定适合的辅导材料,合理把握辅导的时机,采取有效的辅导手段,才能做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种辅导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同时,对学生的辅导也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对以后的教学过程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感谢数学组的教师把对学生的辅导落到了实处,也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分享。

感谢微教研!我们祝愿中山的教师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步伐越走越坚定、越走越有力。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四区9号 电话:010-84819308 010-84819307
版权所有:东方剑桥教育集团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 ©198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