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心于课标 匠心于课堂——青年教师基本功验收活动

发布时间:2018-11-20 | 显示可打印版本

三月份,我校“青年教师基本功验收活动”的主题是课标学习实践月。此月中,青年教师们再一次聚焦课程标准,学习一度进入白热化状态。老师们手边“课标”时翻动,执笔细批注,深体会、细挖掘课程标准内容。或是组内探讨,或是自行研读;最重要是在自己的课堂中落实课标理念。可以说这次学习-实践-验收的过程,让青年教师们的理论学习再上新阶,同时有效地提升了老师们的备课能力和课堂品味。


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个月的学习验收活动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匡美澄:

开学初,学校倡导青年教师再次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认真地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又得到一次成长和进步:《新课标》强调书本学习应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这是我平时教学所忽略的。以往我的课堂教师主体地位明显,不敢放手给学生。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应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尤其是学生的动,学生深层思维的动,并应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对于答案,求同,更要求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一线教师,注重自身修养,才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语文素养打动学生,我还需努力。

丛玉梅:

每次学习课标,我都会对自己所教的语文课程有更深的理解。课程理念的学习让我感触最为深刻,它讲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给学生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也就是说老师安排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而服务,最终受益的一定是孩子们。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来进行实践活动,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成为主体,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学会创新与合作,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地方。

刘莹:

新课标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标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在教学《数据收集与整理》中,以本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统计最适合订做本班校服的颜色。教师指导,学生统计,以投票的形式统计出大多数学生喜爱的颜色,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数据,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一段小小的表演,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蒙龙飞:

在课标学习过程中,我自己也成长了不少!深刻的认识到:其一,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组织者;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其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赵明月:

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触最深的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重要。而教师更应该有创新精神。

沙晶:

在教研员张老师和组长张长艳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深深的思考。《课标》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觉得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围绕着《课标》中所提倡的“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这一目的。心中明确了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围绕此目的来进行,我会将所学习的《课标》内容落实到每一节课堂。

蒋经娜:

通过学习课标,我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强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多提供听说读写的锻炼机会,课后与家长联系,共同督促学生多说多练。课标要求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征和个性差异,因此在备课时要多备学生,这是我所欠缺的。我深刻的认识到: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提供合理的情景,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等方式逐步掌握语言知识,正确使用语言;作为教师更要不断调整情感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更要优化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会努力缩小差距。

梁星星:

在学习课标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悟是舞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艺术,而且要深入提升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艺术理解,开拓学生眼界的开阔,提高对艺术,各类文化的欣赏水平与认知。根据本课标,我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改变以往的单纯性教学即仅教授舞蹈动作,增加对民族舞背景文化的讲解教学。让学生在准确的掌握舞蹈基础动作的同时,带入自己对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和展示,提升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

杨敬伟:

通过这次的课标学习和验收,我对美术课有了新的认识理解和收获,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怎样更好地把我的每节课堂上“活”,这是我要解决的问题。这个活是指让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自学”,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动力,培养他们 “美”的创造力。

李松松:

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的课堂发生了改变,体育课不仅仅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达标,还要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提升作为重点。例如:我在给学生上短跑课时,改变以往的先上途中跑,再上蹲距式起跑的老一套模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起跑方法,并在练习中仔细观察、摸索、探究,看哪一种方法起跑最快。孩子们在体验中积极主动的研究方法和要领,学习更加深刻和生动了。

“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的青年教师需要持续的学习力来保养师心,课程标准是抓手之一。研心于课标,匠心于课堂,这样的过程就是锤炼教师基本功的过程。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四区9号 电话:010-84819308 010-84819307
版权所有:东方剑桥教育集团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 ©198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