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文化之根,立民族之魂——五六年组中华传统文化汇报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18-11-20 | 显示可打印版本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积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本届收获节中孩子们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了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刻感悟,12月26日全体五六年级师生齐聚一堂,通过汇报表演的方式来诠释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中国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如今,为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武术也走进了校园。孩子们首先欣赏到了五年三班同学为大家带来的三字经《武术操》,小演员个个精神抖擞,诵读铿锵有力,武术动作刚劲有力。

曾几何时,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五年四班同学手拿自己制作的皮影版画展示给大家,并生动地再现了《武松打虎》的场面,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鼓励。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五六年级同学每人都亲手制作了漂亮的布鱼,今天五年二班同学为大家精彩地介绍了各种布鱼的寓意,将这一制作活动推向了高潮。

接下来,五年一班同学在古筝的琴韵中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中国对联的知识,同学们从介绍中了解了很多。最后汪毅斌等同学展出亲手书写的对联让大家眼前一亮,好字!好联!

我校一直提倡学生吟诵经典,每月还会仿写经典古文,学生积淀了丰厚的文学底蕴。五六班同学为大家带来了《诵中华经典诗文 做传承文明少年》,再次点燃了大家对经典诗文的热情。


作为英语特色学校,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自然不在话下。今天的舞台上五年六班和六年一班的四位同学用英语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这是洋为中用的具体体现,让孩子们从国际的视角再次认识了民族节日,受益匪浅呢!

当一身民族服饰的刘宇轩出现在舞台上时,孩子们一片惊叹,原来他是要代表六年二班同学为大家介绍中国民乐瑰宝——二胡的。当一曲《赛马》完整演奏完毕,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对二胡这种民族乐器有了更高层次的了解。是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接下来,为大家展示的是六年三班同学带来的《说唱脸谱》,只见各个表演者字正腔圆,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的自豪感,充满着对京剧这种国粹艺术的热爱。全场同学都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最后有五年级部分同学表演的《能量》把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可以说整场展示活动是激动人心的,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了。愿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扬!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四区9号 电话:010-84819308 010-84819307
版权所有:东方剑桥教育集团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 ©198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