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 第25届“剑桥杯”教育教学大赛数学组

发布时间:2021-12-06 | 显示可打印版本

       中山实验学校第25届“剑桥杯”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本届剑桥杯数学组的老师本着以“规范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以“以学定教,当堂达标”为策略,展开了剑桥杯大赛。


《数与代数》篇

     数与代数的内容在我们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要重视在具体情境中去体现,与生活密切联系。

       周丽芬老师的《6的乘法口诀》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游戏和练习来巩固知识,练习的趣味性较强,借此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闫丹老师的《乘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游乐园项目做导入,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运用情景让学生感知到乘法的意义。运用不同情景来体现不同的目标要求,有层次的组织学生认识乘法。


      高旭妹老师的《比的意义》在学习比的意义时,让学生积极探索,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时,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郭桂玲老师的《集合》重视多元表征,感悟集合思想。学生画的思维导图不一定标准,但是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收获,另外,当学生列式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并借助思维导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以加深学生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郑伟老师的《5以内加法》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说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赵玉静老师的《认识钟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景,让学生动手去拨一拨,自主去探索。从而学会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图形与几何”篇

      《图形与几何》在小学阶段,最注重学生对图形的感知,建立初步的立体思维。

     崔丽老师的《认识角》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王福丽老师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借助观察、操作,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了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王永良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动脑研究、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本节课没用课件的动画演示,更多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猜测和验证。


       于丹萍老师的《圆的面积》:不仅给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体会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转化过程,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  


       王艳老师的《观察物体》创设活动情境、小组合作学习、课间图片欣赏、拓展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本节课大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


      这样的每一节课,学生们经历了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过程,充分体会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了解到知识应用的技巧。


这样的每一节课,老师们都经历了课前准备,教学实践,课后反思。大家共同讨论,出主意,努力思考教学过程,相互借鉴,共同完善教学设计;老师们都会认真发挥,努力做好每一分钟,将自己的教学风格完美的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在每节课结束后,大家会坐下来进行积极的讨论,总结每一节课的得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这样的每一节课,是我们师生共同收获的过程。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四区9号 电话:010-84819308 010-84819307
版权所有:东方剑桥教育集团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学校 ©1986-2024